昆蟲白《瞬間》── 沉默中,讓作品說話
《瞬間》是昆蟲白送給自己的46歲生日禮物,坦誠地記綠了昆蟲白過去一段日子以來的經歷,有高有低,彷如箭一樣匆匆而過的光陰,總帶著射不中紅心的遺憾。他筆下的歌詞內斂而抽象,卻又如此忠實地反映人生……
藍奕邦,從《竇》回到《青春於舞池流逝》
《竇》的確很好跳,但只適合低調起舞,當中要表達的Message,已跟歌曲融為一體,低調得來已說得很清晰,再加上英文歌名叫《Niche》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我建議要用耳筒聆聽,才完整感受到整首歌曲的意味……
陳嘉,從《MTR HATER》回到《Shades Of Blue》
Art Pop、電子民謠、Alternative Folk、Sad-core……這些全部都是形容詞而已,主要希望幫助你認識多一點陳嘉的音樂,但最後都要說是否「啱Feel」。由一開始,直到今天,陳嘉的音樂,無論電子又好,Acoustic又好,她仍然貫切一個方向,就是黑暗,和孤獨……
Foster Studio:Let's Go Astray,迷茫中繼續追尋
Foster Studio新歌《Go Astray》,驟聽仍然是他們最拿手的電子+結他樂風,相比之下不像以往般「好跳」,卻多了一份沉鬱思緒,尤其喜歡曲中帶點Noisy的電結他,跟流麗的鍵琴撞在一起,成功帶出歌曲由旋律到歌詞那份迷茫不知去向的感覺……
浮森,讓我重投後搖滾清新詩意另一面
《浮森》一曲流麗而明亮的雙結他彈奏,搶耳之餘,中間幾個轉折位都編排得好好,有一份隨心所欲、捉摸不住的Fusion味道。樂隊還為這首作品配上一首詩,透過文字(及文字砌成的圖像),表達一份浮游不定、亦走不出困局的氛圍……
聲子蟲,讓我明白後搖滾,和這個世界多一點
聲子蟲的音樂,處處令我想起Post-Rock最盛世的年代。新專輯《真面目》延續著他們最拿手的後搖滾音色,更加入弦樂及銅管樂伴奏,感覺比以往更圓渾成熟、更具氣勢。從開場作《燃燒的字》第一粒音符開始,他們已完全征服了我……
COLD DEW ── 冷露,滴在我的舌頭上
COLD DEW首張錄音室作品《欲欲》,只收錄3首歌,卻長達30多分鐘。這是一張概念E.P.,借佛教中的「欲」,道出人類對欲望的追求永無休止。長逾18分鐘的《山地情歌》錄音室版本,就是迷幻搖滾版的《Djed》……
【最愛唱片】李欣芸《國際漫遊》︰懷疑人生就去__
《國際漫遊》在2005年面世,是李欣芸第一張創作專輯,也是唯一一張有旋律歌詞主唱的專輯。 在李欣芸多年來的音樂歷程中,《國際漫遊》是如此獨一無二。為甚麼它會出現,然後成為可一不可再的經典?
張蔓姿︰I am HERE,So find me
張蔓姿(Gigi)剛推出處女E.P.《WHY AM I HERE》,每首歌都有不同曲風,游走在復古與摩登之間;但當由頭到尾一次過聆聽,感覺卻十分一氣呵成。能夠在第一張碟已成功搵到自己的音樂定位,實在非常難得……
REVISIT DLLM & Tats Lau's Instrumentals:方丈純音樂尋根記
劉以達在《方丈尋根記》透露,當年DLLM其中一個音樂路向是「堅持原創純音樂」。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DLLM,到近日達哥推出3首新作NFT,一路走來,兜兜轉轉,原來達哥鍾情的,仍然是純音樂……
Charming Way,學習與Blue Moon Day共存
身處鬱悶+荒謬低氣壓的時代,聽Charming Way新歌《Blue Moon Day》來抒懷,是一個好的選擇。全新錄音室版本編曲跟之前Live版本分別不大,更加入Ashi獻唱一小段及和唱,效果驚喜……
Cicada,Welcome Back。這一次,他們選擇棲居在溪源之上
Cicada的音樂都是跟大自然連結,這一次主角是台灣中央山脈。「我們以15天的時間,步行超過120公里」。這兩組數字背後的體驗和意義,樂隊就在《棲居在溪源之上》這首長逾11分鐘的樂曲中呈現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