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碟評】拜金小姐《拜金小姐》── 流行電子唱出無聊人生
我應該怎去解讀拜金小姐(陳珊妮、李端嫻)這張同名專輯、她們這次跟台灣插畫家 / 小說家可樂王的Crossover合作?聽完唱片後,發覺很久未聽過這麼直接、無聊,又有趣正斗的流行曲啦……
我應該怎去解讀拜金小姐(陳珊妮、李端嫻)這張同名專輯、她們這次跟台灣插畫家 / 小說家可樂王的Crossover合作?聽完唱片後,發覺很久未聽過這麼直接、無聊,又有趣正斗的流行曲啦……
Foster Studio新歌《Go Astray》,驟聽仍然是他們最拿手的電子+結他樂風,相比之下不像以往般「好跳」,卻多了一份沉鬱思緒,尤其喜歡曲中帶點Noisy的電結他,跟流麗的鍵琴撞在一起,成功帶出歌曲由旋律到歌詞那份迷茫不知去向的感覺……
《浮森》一曲流麗而明亮的雙結他彈奏,搶耳之餘,中間幾個轉折位都編排得好好,有一份隨心所欲、捉摸不住的Fusion味道。樂隊還為這首作品配上一首詩,透過文字(及文字砌成的圖像),表達一份浮游不定、亦走不出困局的氛圍……
聲子蟲的音樂,處處令我想起Post-Rock最盛世的年代。新專輯《真面目》延續著他們最拿手的後搖滾音色,更加入弦樂及銅管樂伴奏,感覺比以往更圓渾成熟、更具氣勢。從開場作《燃燒的字》第一粒音符開始,他們已完全征服了我……
2003年,Belle And Sebastian轉投傳奇廠牌Rough Trade旗下,推出《Dear Catastrophe Waitress》,更請來80年代傳奇音樂人Trevor Horn監製。弦樂更華麗、編曲更雕琢、旋律更流行,是一張接近完美的專輯……
對很多人來說,《Finisterre》可能只是某隊半紅不黑樂隊某張不進則退之作,但很多人不明白,無論Saint Etienne在音樂上有何改變或倒退,甚麼都好,都不是最重要;最重要是他們背後的音樂本質,仍是那樣年輕美麗;他們仍是整齊的三位一體,未曾改變……
COLD DEW首張錄音室作品《欲欲》,只收錄3首歌,卻長達30多分鐘。這是一張概念E.P.,借佛教中的「欲」,道出人類對欲望的追求永無休止。長逾18分鐘的《山地情歌》錄音室版本,就是迷幻搖滾版的《Djed》……
《國際漫遊》在2005年面世,是李欣芸第一張創作專輯,也是唯一一張有旋律歌詞主唱的專輯。 在李欣芸多年來的音樂歷程中,《國際漫遊》是如此獨一無二。為甚麼它會出現,然後成為可一不可再的經典?
也許在很多人眼中,Lawrence和Felt永遠是那麼曲高和寡、孤芳自賞。也許吧。Lawrence自己卻一直認為Felt的音樂如白開水般平淡,沒有甚麼特別;但在平淡中,我清楚感受到Felt的與眾不同 ……
張蔓姿(Gigi)剛推出處女E.P.《WHY AM I HERE》,每首歌都有不同曲風,游走在復古與摩登之間;但當由頭到尾一次過聆聽,感覺卻十分一氣呵成。能夠在第一張碟已成功搵到自己的音樂定位,實在非常難得……